公司动态

当前所在位置:网站首页 > 公司动态

展望数字印刷时代的印后发展

展望数字印刷时代的印后发展

在印刷行业的工艺进步过程中,技术进步循着相似的轨迹。印前技术的革命,带动印刷主流方式的改变,进而带动印刷设备更新。而印后工艺和设备的改变,则更多地基于市场和用户的共性和个性需求、成本和效率的情况而发生变化。

  印前和印刷面临的是革命性变化

  印前技术和印刷机械的技术关联度较为密切,活字印刷取代了雕版印刷,胶印取代铅印、柔版代替硬凸版的过程,都是“印前技术”带动印刷技术进步,进而带动印刷设备的全面更新换代。
数字印刷技术是伴随整个数字时代而来的又一场印刷,乃至从编辑设计、印前到印刷过程的全流程革命,简化和统一原有的复杂的出版、广告设计、印前、印刷过程,通过数字化直接地跨空间实现印刷产品的标准化、一致化、及时性。并且突破传统大印刷的局限,短版业务和个性化印刷业务将大量通过数字印刷得到实现。德鲁巴2012展现的较新数字印刷设备,甚至让我们看到用一种印刷设备(工艺方式),统一取代“胶印”“凹印”“柔版印刷”的可能性。印前和印刷工艺、设备必将带来革命性的改变。所有可以被新技术替代的技术和产品,由于其成本、效率、品质、供应链的竞争优势不再,都将被“革命”和淘汰。但是,印刷业不会消亡,随着以上突破带来的新的商机,将迎来新的大繁荣时代。

  印后不会出现革命,但会有改变和进步

  由于印后工艺、技术、设备更多的是贴近消费需求,上游印前和印刷工艺的改变,不会根本性地改变用户使用习惯和需求,因此,这方面的进步和改变是围绕“如何适应印刷行业的改变”而进行的渐进式进步,不会出现革命性颠覆。

  比如,商品零售领域需要的包装,无论是采用胶印、凹印还是今后的数字印刷,只要其使用特性不变,需要印后模切、制盒、制袋的工艺不会改变和被“数字化”替代。纸媒的书刊印刷虽然会有一部分被“数字终端阅读器”替代,但还是会有一部分**的功能和需求保留。那么,书刊加工的后道工艺——折页、装订、装帧工艺技术和设备,也不会被“数字”革命掉,将以“更加适应新的印刷生产方式”作为改进的形态。

  自动化、联线化的趋势,是为了降低对劳动力依赖,将人类从重复的、繁重的、没有创造性的工作中解放出来的必然。同时,这个进程与数字化印刷进程的关系,在于如何适应数字化印刷带来的跨地域标准化印刷业务、短版业务,改变传统重印刷生产组织方式。至少要求印后设备功能更加整合,改变原有生产组织的分工,以更大的功能规格适应性、工艺转换方便性、操作维护简易性,来适应数字化印刷业务带来的生产组织和方式变化。

  今后,智能化的模切制盒联动线、智能化的精装书刊联动线等工艺和功能高度整合的自动化(智能化)设备,将在很大程度上代替现在的“分工”,减少工艺流程中的“中转”、“搬运”、“规格调整”等需要的时间和劳动,从而以更高的效率、更低的劳动成本,来配合数字印刷带来的新变化。

  如何适应业态的革命和变化过程

  数字印刷不仅是一项技术革命,更是对整个行业的一次大重组。“革命”的过程对从业者来说,是“痛苦”的也是充满机会和挑战的。个人认为,既然印前、印刷的革命,与印后的进步是不同形态,那么就可以采取不同的策略来应对这个过程。

  对印前和印刷的进步和投入,应采取谨慎的态度,在数字印刷技术主流未确定的情况下,新技术更新速度**乎想象,急于对今天的新技术投资可能就被明天的技术追赶,那投资也就失败了。但保守地维持原有技术和生产组织方式,则必然要被掌握更有竞争力的竞争者淘汰。适当的投入,逐步改变和适应数字化印刷技术带来的业务和生产方式转变,是大部分有实力的印刷企业的较合适选择。

  印后的进步主流方向是明确的,联线化、智能化、自动化,降低对“人”的依赖,减少中间重复、低效、体力的劳动,投资到这种技术进步中,无论今后印刷有什么样的变化,以印后为主业的企业照样可以立于不败之地。


shzhlr.cn.b2b168.com/m/

返回目录页